【龍騰斷橋】
【地址:】苗栗縣三義鄉龍騰村
「龍騰斷橋」最近常常上旅遊首頁,壯觀的斷橋景象是一大特色,因此小貓就想前來一睹為快囉!!
(紅色字體為遊客簡介牌內容:)
九十幾年來,山線鐵路在山區蜿蜒而行,經過台灣重要的城市及物產富饒的土地,帶動台灣文化智慧的快速流動與城鄉產業的互通有無,島內一體的空間觀、歷史觀、民族觀漸次構築,它見證台灣歷史變遷,而鐵道與周邊環境的互動,更醞釀了三義、勝興、泰安等山城及台地風光。
當年南下的列車拖著沉湎步履進入山岳小站-「勝興」,終於得以輕快的步伐通過「開天」隧道來到交會列車的167號誌站,瞬間便來到號稱全台最高(33公尺)的鐵橋-龍騰斷橋,這座鐵橋是在1935年台中關刀山大地震後所改建的新橋。在它的東側那座紅色斑駁的磚造斷橋遺跡,就是舊山線第一名景—「龍騰斷橋」原名魚藤坪斷橋。
(龍騰北斷橋)
橋墩不見一根鋼筋、一分水泥,
取而代之的是紅磚塊及花崗石的構材,建築了優美的幾何圖形。
龍騰斷橋史蹟簡介:
中日甲午戰爭後,日本佔據了台灣,開闢了縱貫鐵路山線最險峻、壯觀之路段泰安至勝興。短短八公里路段,經過了六座隧道,三座橋樑,是鐵路縱貫線坡度最陡的路段,尤其三號隧道口至勝興車站間,每十公尺爬升一點五公尺至二公尺,勝興車站是縱貫鐵路最高點,龍騰正好在兩站中間。
龍騰斷橋建於西元一九O五年,完工於一九O六年,總長二百公尺。橫越魚藤坪溪。橋面離溪底五十公尺。建北橋墩時,需質地堅硬之磚塊,還特地至鶯歌,挑選一座磚窯專責燒製。在燒製過程都經過專人指導,嚴格品管,所以磚塊的硬度和質地都符合最高要求。在當時要建一座堅固之火車行駛之橋樑,確實是一大挑戰。此座橋墩沒用一根鋼筋、一包水泥,只用紅磚塊及花崗石塊供平衡及火車行駛時有吸震功能。以高超的施工水準,及優美幾何弧度,建立此座目前仍殘存且聞名國內的龍騰斷橋。
一九三五年四月二十一日凌晨六時發生七點三級的關刀山大地震,距離龍騰斷橋僅五公里,天搖地動,短短數十秒之間,魚藤坪兩百戶人家,無一棟房屋倖存。當然也包括當時被認為最堅固的魚藤坪橋。浩劫過後,為儘速恢復南北交通,但因斷橋受損嚴重無法修復,便在斷橋以西六十公尺處建新的鐵橋。當時是日本發動二次大戰前夕,因此日夜趕工,除師父及技術人員之外,也再當地招募民工義務勞動。
一九O五年建造龍騰斷橋時,日本人對火車行駛之鐵路橋樑,建造技術還不成熟,所以請了英國鐵路技師來技術指導。龍騰斷橋在關刀山大地震橋面受損不堪使用之外,其堅固的橋墩絲毫不受影響。
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,第六支橋墩又斷了一節,原外側弧度最優美最壯觀一支斷掉,深感惋惜。
龍騰斷橋見証二次地震災難,依然殘蹟保留,二條廢棄鐵道併行存在,世上罕見,蔚為奇觀。
(人行步道跨橋 夜間6:00後為管制時間禁止進入)
延著人行步道跨橋,可至南斷橋。
(龍騰南斷橋)
龍騰南斷橋與北斷橋相較之下,
南斷橋的紅磚被泥土、苔蘚所覆蓋較不鮮紅,
取代的是大樹的纏繞,更見證了歷史的奇觀。
周邊環境有『農產品展售中心』。。。
周邊環境有『民宿、餐廳』。。。外觀感覺氣氛還不錯。
周邊環境有『長長的鐵軌』。。。
哎呀呀~結果小貓顧著拍這對情侶,
忘了幫大貓&小貓也拍一張。。。
不然這裡鐵軌的景比勝興適合情侶合拍唷,
背景還有漂亮的餐廳、民宿可入鏡。
因為想在勝興合拍都會多了「小三」~~~哈哈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