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積木夢工場】(CNN評選“全球十大必看展覽”)
【展覽日期:】101.11.3-102.2.17~請把握時間!
【地址:】台灣高雄市鹽埕區大勇路1號
【駁2藝術特區】推出各式展覽,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們前來觀賞囉!
創作工具是藝術家的食衣父母,黏土?紙?繪筆?
也許再也沒有比這“創作工具-積木”更貼近我們的童年。
積木是小時後大家築起房子、車子、夢想的小玩具,
更是“積木大玩童-奈森.薩瓦亞”的創作工具。
奈森.薩瓦亞出生於1973年,自小熱愛玩積木。11歲那年,爸媽不讓他養狗,
結果他突發奇想,用積木組了一隻寵物,並取名叫「Boxer」,
自從他發現積木蘊含著無限可能性,
不僅能組合建築物、汽車或太空船等各種物品,
也能與生活有更密切的互動,因此展開了他與積木的神奇旅程。
如果說,
我們堆疊完成的積木是小狗、飛機、車子,那麼小貓想這就稱為“作品”,
而凱森的作品是將“作品再逐以轉化”成為藝術,
賦予了積木新的生命力與感情,
有玩過積木一定都知道一箱滿滿的玩具積木有多種形狀,
但凱森卻選擇了單一種不同長度的長條狀積木去堆疊,
簡單的素材卻呈現了爆裂、憂愁、歡欣…多面情感。
也許;越似簡單,呈獻的暴戾點也就會越顯豐富吧!
就像積木是人人都熟悉的東西,越似熟悉,呈獻的親近感也就會越顯平易近人!
從小熱愛積木的奈森,毅然辭去高薪律師一職,成立樂高工作室,
透過積木堆疊出天馬行空般的藝術創作,栩栩如生的人事物,
加上微妙唯肖的表情呈現,奈森如同造物者般賦予積木生命,
並以其創作理念,灌注獨特的內心思想進而形成了作品靈魂,
讓積木不僅是積木,更成為一種藝術。
作品不單單是作品,還附有含意成為“藝術”!
面具–
利用面具我們可以隱藏自己、可以將我們希望被看見的那一面呈現在世人面前。
我們太常在觀眾前換上不同的臉,使得我們認不出原本的自己,
而面具分辨出了那些我們試圖隱藏起來的假象。
電腦時代–
該如何創作一個像樂高積木做成的電腦,而且同時它又要很像電腦?
最後決定把重點放在以樂高積木的明亮色彩,
做出一台既像電腦、又帶點趣味的個人電腦。
從螢幕伸出來的手象徵著科技已融入我們的生活中。
特別的是;原先的電腦是在2006年完成,
但是在2008年時決定加上了那隻伸出的手。
小貓心想:身為創作家會不斷回頭檢視自己過去的作品,
隨著科技日新月異、資訊轟炸,
以前是我們主控資訊,現在則轉為我們已被資訊所主控。
樓梯–
身為人類我們在這世界中不斷的找尋各種機會,成功的機會,獲得幸福的機會,
但往往我們不是從外面的世界中尋得這些機會,而是從自我本身。
唯有自我本身不斷調整心態、勇於挑戰,新的自我才會成就未來!
特別的是;這件作品是利用許多人捐贈的樂高積木創作而成。
仿佛大家同心歷練新的自我,迎向璀璨。
當立體變成平面–
把手當成畫筆,把積木當成顏料,每個細微的表情,用積木拼疊,
立體積木也能完美呈現平面的擬真畫作!
(小貓覺得像似點陣圖呢!不知原理是否採相同手法完成?!)
8萬顆積木組成的6米長大暴龍,骨架似乎一點都不感到馬虎!
女主角仿真作品好有趣呀!原來不單單是素描人畫有找模特兒,
就連積木作品也真的有找模特兒呢!
這也太驚了,要是在家中放了個一比一的人像作品會被驚到吧!
“積木小人”也成為了令人會心一笑的公共藝術作品!
要是路過看到,真的會開心呢!仿佛生活中多了個小人偶做朋友。
再為忙碌的生活加油打氣。
紀念品區販售有樂高的玩具,每盒樂高玩具價錢都不便宜。
但它卻是小朋友們的遊樂童年佔有很大的回憶。
小貓翻閱了一本樂高的書籍,
書中提及“樂高人偶”,精心製作的小人偶總是扮演玩扮家家酒不可或缺的一角。
“重視建築物的仿真”,樂高迷們一顆一顆仿真堆疊的建築,講求精緻與精細,
耗費的時間和金錢難以估計,只為求得心中的完美城堡。
“打開自閉症孩子的心”,為自閉症孩子開啟一扇窗,
讓孩子們開心與專心投入事情,在遊戲中學習與人相處的方式,
所以樂高也含有很大的教育意義呢!
積木教室讓有興趣的遊客們,更深入的進一步遊戲、互動。
如果說作品取之於大家廣熟的元素,更能拉近距離,是參觀積木夢工場的收穫,
那麼駁2外頭的彩繪工人也正有異曲同工之處呢!
採用國字和鍵盤這不也是我們日常生活所會接觸的嗎?